2005年12月30日,國家質檢總局、國家認監委公布了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玩具產品目錄,從2007年6月1日起,所列玩具產品(童車、電玩具、塑料玩具、金屬玩具、彈射玩具)未獲得強制性產品檢測認證證書,且附加了中國強制性認證標志,禁止生產、銷售、進口或用于其他經營活動。對進口玩具,應根據《進出口玩具檢驗規程》進行報驗,并由檢驗檢疫部門進行檢驗,包括實驗室根據《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》或其他相關玩具安全標準對玩具進行檢驗,并檢測合格后方能上市。
方法一:機械的物理特性檢測。
在玩具的正常使用中,機械物理性能檢測是指模擬玩具是否有潛在的物理危險,并對其進行合理濫用。其中,不合格玩具所占比例較大,機械物理性能不合格。例如,小部件不合格、小球不合格、包裝或玩具里的塑料袋或塑料膜太薄、和18個月以下兒童使用的玩具樣品的繩索太長、絲帶形成的繩圈過大等等。
機器的物理性能測試比較簡單,有許多測試項目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玩具。按照小球檢驗條款的規定,供36個月或以下兒童使用的玩具不應是可移動的小球或包含可移動小球;在兒童使用的36個月或不到96個月的玩具中,如果是小球、包含可移動的小球,或者在濫用測試后出現脫出的小球,應設置警告。挑選玩具時,父母可將玩具中的小球與乒乓球相比較,玩具中的小球如比乒乓球直徑小,則屬于小球范疇。例如,繩索和彈力帶,父母可量出繩索的長度,或看繩索形成的繩套能否輕松將孩子的脖子套住。以上所有條款均屬簡單條款,但也有一些條款,如聲響要求,磁體磁通量要求等,需由實驗室進行專業測試。
方法二:檢測燃燒性能。
燃燒性是在一定條件下測試玩具或材料的可燃性,看玩具在接近火源時是否容易燃燒而造成燒傷。頭戴玩具、化妝品、表演服裝、兒童可接觸的玩具(如玩具帳篷)、毛絨玩具等,是燃燒性能檢測的主要對象。
玩具或樣品在溫度為(20±5)℃、濕度為65±5)%的條件下,必須在至少7h的條件下進行燃燒性能試驗。預處理完成后,在無空氣流的測試柜中,使用綜合燃燒器或表面燃燒儀進行測試。測定了燃燒長度、燃燒時間,得到了燃燒速率。
方法三:可遷移的元素檢測。
一些玩具企業在制作玩具的過程中,使用循環使用的原材料,例如再生塑料等,降低了玩具的可移動元素的檢測。危險元素很容易通過唾液、汗液、胃液遷移到兒童體內,從而危害健康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,這些危害相對于機械物理性質,如尖頭,是慢性的,不容易發現,也不容易恢復。不良物質向身體內遷移,可引起孩子抵抗力下降、精神狀態差、記憶力減退、貧血、脫發等癥狀,嚴重者還會損害肝臟等器官。
在實驗室檢測時,實驗者取玩具切碎樣品,放入模擬胃液樣品質量50倍(0.07mol/L鹽酸溶液),37℃振蕩1h,靜置1h。用溶液過濾后,用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對重金屬元素進行分析,Z后根據儀器數據計算出玩具中遷移元素的含量,并與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的限值進行對比,確定該產品符合國家標準。
方法四:增塑劑檢驗。
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主要用在PVC材料中,使PVC材料從硬塑料變成彈性軟性塑料,起到增塑劑的作用,廣泛應用于玩具、食品接觸材料、醫用血袋、膠管等各種產品中。鄰苯二甲酸酯可以通過呼吸、飲食、皮膚接觸等方式進入人體,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,具有致癌、致突變和生殖毒性。
考慮到鄰苯二甲酸酯的危害,新修訂的玩具安全國家標準GB6675-2014中已明確規定了6種常見的鄰苯二甲酸酯(DBP)對BBP、DEHP、DNOP、DINP、DIDP)有限制,這是歐盟現行法規所規定的。